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思践悟二十大】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31-40)
时间:2023-08-2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全体干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界首检察微信公众号开设学习专栏,带领大家一起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






学习二十大




31、为什么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只有建立健全并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才能确保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一,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厘清市场主体财产权利的边界,用制度来保障主体对客体的既是法定又是排他专属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权益,才能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建立对市场的稳定预期。实施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社会信用制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优胜劣汰,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第二,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市场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加强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设,对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些重大涉产权案件进行再审,开展涉产权保护法规文件清理;建立并有效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但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比,产权保护制度有待不断完善,市场准入仍存隐性壁垒,公平竞争审查刚性不足,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仍需加强,社会信用信息共享、监管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第三,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确保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必要前提。

一是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健全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制度,强化知识产权和各种数据等新型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居民财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健全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重点是要实现“四个一”:“一单尽列,单外无单”。全面落实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按照一单尽列原则将各类按要求编制的全国层面准入类清单目录全部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坚决清理取消违规设立的准入许可、隐性准入门槛和地方自行制定的准入类负面清单。“一年一修,动态调整”。建立实时调整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一目了然,一网通办”。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提升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信息公开力度。“一案一核,效能评估”。建立违背清单典型案例归集通报制度,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三是健全透明规范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统筹做好增量审查与存量清理,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抽查、考核、公示制度,推动建立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健全反垄断调查和审查制度,健全竞争执法与宏观经济部门、公安、海关、税务等部门执法的联动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域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案件移送、执法协助、联合执法机制。建立竞争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机制。推进竞争规则领域制度型开放,推动全球平台经济监管治理合作,加强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数据隐私保护等规则衔接,强化跨国反垄断案件信息共享和执法合作。四是健全激励相容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依法依规扩大信用信息开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用评级机构,进一步推广信用承诺制和告知承诺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教育培训、卫生健康、养老托育等与群众密切相关领域的信用建设。


32、如何理解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这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部署。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币值稳定、充分就业、金融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任务而设计和实施的现代货币政策框架、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和国际金融协调合作治理机制的总和。准确理解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意义、内涵和任务,有利于在实践层面推进这一重要改革。


第一,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新时代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任务。
一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现代国家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中央银行对货币管理得好,就能够发挥出货币更广范围更大程度上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反,如果管理不好,不是出现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就是发生信用收缩,甚至造成经济金融危机。二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需要以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作为重要支撑,既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又防止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推进。三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应对国际金融体系变化的必然选择。国际上中央银行制度根据形势和实践变化,不断调整和充实新的内容,从向政府融资、管理货币,逐步发展到通过调节货币和利率维护币值稳定、重视充分就业、关注金融稳定和国际协调合作等。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要立足中国国情,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主动应对国际中央银行制度的演变和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


第二,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实现现代金融政策体系服务功能的需要。

一是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货币政策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更加重视充分就业。中央银行要实现币值稳定目标,要以市场化方式对银行体系货币创造行为进行调控,保持资产负债表的健康可持续,必须实行独立的中央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二是建设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体系。金融基础设施是中央银行实现目标任务的重要支撑,通过统筹规划金融业综合统计、反洗钱以及金融市场登记托管、清算结算、支付、征信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境内外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三是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中央银行必须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切实履行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责任。健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强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对重大金融风险的责任进行严肃追究和惩戒。四是完善国际金融协调合作治理机制。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监管改革,推进金融双向开放。


第三,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大任务。

一是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完善中央银行调节银行货币创造的流动性、资本和利率约束的长效机制,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增强货币政策操作的规则性和透明度,建立制度化的货币政策沟通机制,有效管理和引导预期。二是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在宏观层面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以现代化的货币管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微观层面引入激励相容机制,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打通金融向实体经济的传导。三是建立现代金融机构体系。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要以强化公司治理为核心,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各类银行公平竞争的银行体系结构。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四是推进金融双向开放。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定,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推动建立多元、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五是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33、如何理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支撑,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经历过产业体系现代化的过程,在某个或某些产业领域形成位居世界前列的制造或服务能力,成为支撑高效率社会生产和高水平国民收入的基石。比如,美国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金融和法律服务业,德国的汽车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日本和韩国的电子产品、半导体、造船、汽车产业,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现代农业、采矿业,都是支撑这些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反之,一些曾经的强国走向衰落,一些国家掉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经济陷入长期停滞,重要的教训也是没有实现产业体系的不断升级和现代化,没有保持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因此,没有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成为全世界产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在一些领域产业技术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但是同传统发达国家相比,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突出表现为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产业链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不足,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比如,我国企业在核心零部件、核心软件、关键材料、关键检测设备等方面还大量依赖进口,国产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技术还普遍存在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差、市场范围受限等问题,面临“不好用、不能用、不愿用”的局面。产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且较为分散,基础性技术积累不足,历史欠账较多,自主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和应对遏制打压的需要。我国产业链整体上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中低端,大而不强、宽而不深,对全球资源的整合和控制能力不足,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上中下游不配套,产业链脆弱性明显。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不足,科技、产业、金融之间的良性循环尚未形成。


当前,我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迫切要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任务,瞄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立足我国国情,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巩固和提升我国产业体系完整的独特优势,巩固普通消费品、工业原材料、一般机电产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同时在半导体、软件、先进材料和关键装备等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能源、重要矿产等战略性资源的供应保障能力,努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安全高效。要着眼未来发展,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和产业升级方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领域构建新的增长引擎。要大力发展设计、专利、品牌、物流、法律、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通过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体系整体质量和效率,形成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34、如何理解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流通体系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现代市场经济是动态的、有内在规律的社会再生产循环过程,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这个过程的不同环节。流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党中央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无论是国内循环,还是国际循环,都离不开高效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现代流通体系既包括商贸、交通、物流体系等传统意义上的小流通,也包括金融、征信、通信等支撑资金、信息流动体系的现代意义上的大流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流通效率和生产效率同等重要,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方面。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循环通过现代流通体系紧密联系,两个循环都顺畅且有效衔接,就能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叠加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国家骨干流通网络逐步健全,流通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商品和要素流通制度环境显著改善。近几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流通业为保持经济运转、保障医疗物资配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推进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全社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对于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关键作用。


同时,我国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仍然不高,还存在不少堵点亟待打通。从市场环境看,商品和服务跨区域流通仍不顺畅,全国统一大市场尚不健全,要素自由流动存在隐性壁垒。从物流体系看,效率低、成本高的矛盾比较突出,各种运输方式融合衔接不够顺畅,多式联运还不发达。物流体系标准化程度不高,物流网络分布不均衡,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从商贸体系看,新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缺少国际水准的大型流通企业,实体商店等传统商贸面临巨大转型压力。从社会支撑体系看,信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市场诚信不足增加了交易成本,制约了流通效率。从金融服务体系看,还难以满足商品和服务顺畅流通的需要。


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统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通过提升供给质量创造更多市场需求,通过优化分配释放更大消费潜力,通过打通关键堵点拓展更广流通空间,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要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科学优化综合运输通道和枢纽布局,完善城乡融合的基础交通网络。要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提升产业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加快发展物联网,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35、如何理解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产业结合形成数字化生产力和数字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是当代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带动力最强的科技领域,给产业发展、日常生活、社会治理带来深刻影响。数据要素正在成为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之外最先进、最活跃的新生产要素,驱动实体经济在生产主体、生产对象、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上发生深刻变革。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各主要国家均将数字化作为优先发展的方向,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围绕数字技术、标准、规则、数据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成为决定国家未来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领域。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独特优势,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国有14亿多人口,网民规模达10.32亿,拥有世界上最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货物出口规模等重要经济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人力资源丰富且素质不断提高,超大规模市场带来的海量用户和丰富应用场景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国信息通信产业发展迅速,国际竞争力较强,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性能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对数字经济发展产生巨大需求。我国有条件、有能力把握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优势。


数字化能够有效牵引生产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升级,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拓展、融合发展,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我国实体经济规模庞大、门类齐全,但供给结构和效率不适应需求升级的问题还很突出,迫切需要通过数字化带动生产制造、分销售后等环节全面优化升级,提高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能力。必须加快推广数字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实体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生产方式变革。要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加快解决数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问题,加强新一代数字技术产业布局,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培育壮大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相关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提升数据处理水平,促进信息高效联通和开发利用。全面推动产业数字化,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发挥我国市场规模、人力资源和金融体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完善数据产权、交易、监管等机制,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深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积极参与数据流动、数字货币、数字税等国际规则制定。协同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以数字化促进民生改善和治理水平提升。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36、如何理解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交通、能源、电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现代化国家必须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我国自古就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前人留下了都江堰、大运河等重要基础设施遗产,至今仍在造福社会。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建设了以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为代表的全国性水利、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取得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重大科技设施、水利工程、交通枢纽、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战略储备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成果,综合交通网、发电装机、电网、5G网络等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同时,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在一些重要领域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综合交通运输协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抵御重大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各类基础设施协同不够,等等。这些问题要系统谋划解决。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需要。基础设施对经济循环发挥着基础性保障作用。只有具备高质量基础设施,才能有效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市场联通互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二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影响,必须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有效投资,确保经济大盘稳定。三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需要。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促进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都需要现代化基础设施发挥基础支撑作用。四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基础设施事关国家安全,必须增强应对极端情况的能力,巩固优势,补齐短板,紧追前沿,不断增强国家竞争力和总体安全水平。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统筹发展和安全,系统谋划、整体协同,精准补短板、强弱项,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必须坚持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多轮驱动、注重效益的原则。立足长远,就是要面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来谋划,强化基础设施发展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产力布局和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适度超前,就是要超前布局重要基础设施,以较低成本备足安全余量,同时要把握好超前建设的度。科学规划,就是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全生命周期,做到集约高效、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统筹各类基础设施布局,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调联动。多轮驱动,就是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多方面作用,分层分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效益,就是要根据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性质,既算经济账,又算综合账,做好可行性研究和综合成本收益核算,搞好持续运营,提高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效益。


37、为什么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既是对新时代“三农”形势的清醒认识,也是告诚全党,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三农”的基础地位都不会改变,都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看,有的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农业农村发展跟不上,大量失业农民涌向城市贫民窟,乡村和乡村经济走向凋敝,工业化和城镇化走入困境,甚至造成社会动荡。我们党始终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粮食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三农”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农村现代化仍是国家现代化的短板。当前,我国正处于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关口。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比较突出。我国农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接近工业化国家平均水平,但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非农产业发展,2021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仍高达22.9%,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全员劳动生产率的32.8%。我国农村现代化水平明显滞后于城镇,2021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1,消费支出比为1.9: 1,乡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明显落后于城镇,城乡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差距更大。


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能力、有条件在新时代续写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新篇章,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基本遵循。


第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立足国内农业资源,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第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第三,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让广大农村居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第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第五,深化农村改革。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继续推进士地征收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并鼓励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第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创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


38、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是我们党第一次郑重提出建设农业强国,必将对全党深刻认识新时代农业发展定位、完善农业政策体系、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不断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截至2021年,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亿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突破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表现在农业基础还不稳固,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亟待提高;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粮食供求紧平衡格局尚未根本改变。破解这些矛盾,需要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


何谓农业强国?农业强国首先表现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强,这是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农业强国必然要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这是农业强国的必要条件。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更加重视和依靠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农业强国还应该体现为农业竞争力强,这是农业强国的核心要义。必须大幅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使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或接近社会平均水平,并基本具备同国外农业竞争抗衡的能力。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5年要在以下4个方面取得扎扎实实的进步。


第一,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按照“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的要求,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强化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的“三位一体”保护,大力推进农田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第二,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积极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


第三,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丰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实现形式,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健全土地托管、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第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39、怎样理解树立大食物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刻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有效破解人多地少国情下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树立大食物观,就是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顺应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树立大食物观,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新时代树立并贯彻大食物观,关键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三个拓展”。


第一,实现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

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宜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一是向森林要食物。我国有大量丘陵、山地,具有发展木本粮油、森林食品的巨大潜力。以油茶为例,通过开发潜在资源,可替代几千万亩耕地,能有效缓解耕地压力和食用油供需矛盾。二是向草原要食物。我国草地面积达39.68亿亩,但单位面积草地畜产品产量远低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草原开发潜力巨大。要像重视耕地一样重视草原建设,通过补播、灌溉、施肥等措施对水热条件较好的退化草原、重度沙化盐碱化草地和南方草山草坡进行改良,推动草原畜牧业集约化发展,有效提高草原草地生产力。三是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我国有面积5000亩以上的宜渔湖泊、水库达1500个,在深远海适合鱼类养殖的面积有7万多平方公里,通过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和深远海鱼类养殖,可以获得数量可观的优质蛋白食物资源。四是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设施技术的发展和融合,使得人类可以通过智慧农业、植物工厂、垂直农场等生产方式,大规模低成本生产所需的食物,从而部分替代土地,有效缓解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我国在设施农业方面有后发优势,目前技术上已日臻成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第二,实现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
微生物生长快、易于培养、所需生产空间小、蛋白含量高,微生物组学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挖掘、改造乃至创造新型微生物资源提供了可能。近年来开发利用真菌源蛋白、合成型替代蛋白等微生物食物产品,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目前被人类所利用的微生物种类尚不到地球微生物总量的1%,开发前景十分广阔。预计未来15年内通过微生物合成的替代蛋白产品将占据约22%的全球食用蛋白市场份额。宜从战略高度认识和谋划微生物食物资源开发利用,通过建设农业微生物科技创新平台、设立微生物食物资源开发科技项目、培育微生物领域高端创新人才队伍等举措,大力发展农业微生物产业,向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第三,实现食物安全政策由单一的供给侧管理向需求侧管理拓展。

一方面,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消费引导和营养干预政策,在全社会积极引导并树立食物消费新观念,推动居民膳食结构优化与升级,并以此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强食品安全和食用知识宣传,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鼓励减量、营养、健康、绿色消费,反对浪费食物。


40如何理解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是国家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在空间上的体现,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载体。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是否合理,决定了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否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活动在空间关系上的协调。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禀赋差别极大。由于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国土空间都适宜搞城市建设、发展现代工商业,必须在推动城镇化、工业化的同时,保有足够的生态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这样才能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适宜人类发展的区域相对有限,且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于“胡焕庸线”东南侧,适宜工业化城镇化的区城同适宜发展农业生产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区域高度重叠,易产生功能冲突。近年来在经济规律作用下,人口和产业加速向适宜发展地区聚集,空间矛盾进一步凸显。在这种形势下,必须根据我国特定的地理空间条件,遵循自然规律、经济社会规律,更加注重统筹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有效发挥政府规制和调节作用,处理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以相对有限的国土空间资源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需要充分考虑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动、经济发展阶段及特点、生态环境条件约束、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格局等因素。从人口角度看,我国人口增长已经显著放缓,预计很快达峰,但老龄化和城镇化会进一步发展,人口分布在空间上向城市化区域集中是大趋势,对居住空间质量的要求会不断提升。从经济角度看,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经济结构逐步向高端化转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空间需求增长放缓,集约高效是大势所趋。从生态角度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总体态势趋好,但仍面临人口、经济增长压力和气候变化等风险。从安全角度看,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风险空前上升,资源对外依存度偏高,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不均衡与维护国家安全的矛盾较为突出。


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基本途径是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实现不同功能空间的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要支持城市化地区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支持生态功能区把发展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上,支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通过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合理分工和空间集约使用,使城市化地区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产出,通过转移支付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发展,支持边疆地区人口和经济稳定,达到整体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的均衡和最优化。


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必须合理确定不同空间的优先序。根据我国国情,应把保护农业生产空间放在首要位置,其次是生态保护空间,最后是城市开发空间。应按照这一优先序划定“三区三线”。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根据自然、人文地理条件及发展需要,合理划定承担不同功能的国土空间和边界线,形成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底图,构成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同时,要大力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创新空间运用方式,开拓新型空间资源,顺应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使经济和人口在适宜发展地区合理集聚和匹配,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开发有序的国土空间发展格局。

来源:《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